职称评定,每年都有人哭,有人笑,甚至有人从“楼上跳”(或许只是摆个姿态),尤其是高校。参评者有老,有少,年龄不均,专业不匀,正像华山论剑,武林大会,各路英雄试比拼,但有指标就会有人“沉沦”。以我2021年即将三战留痕的“实战经验”与多次求而不得或首战未告捷的盟主们分享我的职称评定之我见。
评职称就像喝酒。有些人一辈子滴酒不沾,无论是什么酒,或什么人劝酒,这也是一种别致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,无可厚非;有些人嗜酒如命,酒是唯一的追求和营生,这样精神和肉体会俱伤,会得病:有些人适可而止恰到好处,把它当做职业生涯规划的里程碑和入口路,就会真正品尝到酒的意义、美妙以及价值甚至飘飘欲仙的精华升级,就像顺其自然之前的积极努力。
不要以为使劲多喝几杯就是酒量的练习,酒量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,很多时候酒量不靠练习。
总有一些人,从来没喝过酒,但一喝,就不会上头,并且显示出高贵的一流,这些喝家儿就是传说中的“黑马”,而且每年都会有。不要嫉妒、不要愧羞,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不是平凡人的一宿两宿。
或许你会说:10年的青春,除了养孩子都支付给了那张A3大表儿。但是,那张无辜的A3大表儿除了很沉重,同时,也很轻飘飘。但起码,文字的累加与奢华已筑起了一道心灵的沙发,你可以自由的边喝酒边抽雪茄,那是你心灵的家,有着万丈的光芒与早晚霞,你可以《窃听风云》同时又哒哒地把键盘码,孩子也由此在幼小的心里“过家家”:书,是需要读的;字,是需要写的;坐得住,方为赢家。
由此榜样,“过“与不“过”已无它。“过”、不“过”,在内心深处,你都已“过”了。因为,无形中教育潜移默化的“力量”与“喧哗”:坐而言,不如起而行-------为人父母,榜样的力量就像门檐上挂着的风铃,心随风动,力量无穷!
二两酒量,早秫行可酿;花样,还需自量。对得起三尺讲台,青春无碍!
(作者 丫头)